疫情防控四不两直是什么意思(疫情 四不两直)

2023-03-20 03:25:09 作者:im
评论:0

疫情防控是做什么工作

我们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斗智斗勇两年,我们的市民朋友、社区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都担当不同角色、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着

一、组织管理

1.“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

2.“四个风险点”:境外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疫情输入、入境冷链物品疫情输入、集中隔离人员传染、医疗机构院内交叉感染。

3.“重点场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车站、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农贸(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

4.“重点机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等。

5.“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暴露风险高、传播风险大、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移民、海关、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警察、保安、环卫工人、保洁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

6.“特定人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事病例(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尸体处理、环境清洁消毒、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病区及医学观察场所、卫生检疫、进口冷链货品生产搬运销售等工作的人群。

7.疫情风险人员排查“四个查清”:人数查清、人头查清、位置查清、管控情况查清。

8.“623”:

六关口:冷链、集中隔离点、院感防控、海空两港、区域排查、哨点检测。

两道防线:社区防控、疫苗接种。

三个重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

9.“三站一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和飞机场。

10.当前疫情防控“总策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二、外防输入

1.入境人员“三查、三排、一转运”:

“三查”就是全面开展健康申明卡核查、体温监测筛查、医学巡查;“三排”就是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实验室检测排查;“一转运”就是对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做后续处置。

2.入境“三类货物”:

冷链货物、高中风险普货、低风险普货。

3.入境“四类人员”: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

4.入境人群全程闭环管理“五道关口”:

远端防控、国门检疫、集中隔离观察、社区防控、哨点监测。

5.冷链食品防控“一线两重点”:

落实机场、港口、运输、仓储、市场、零售等一条线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加强重点人员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加强对口岸入关、市场流通冷链食品的日常抽检。

6.冷链食品防控“六道关口”:

远端防控关、口岸检疫关、集中监管关、市场流通关、零售经销关、消费终端关。

7.冷链食品防控“三项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信息报告措施。

8.进口冷链食品“三全”管理:

全检测、全消毒、全追溯。

9.货物外包装“六面消毒”:

上-前-左-右-后-下,六个面。

三、调查处置、隔离场所

1.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应对德尔塔变异株疫情五字诀“快、狠、严、扩、足”:即响应快、管控狠、措施严、精准扩大排查范围、备足隔离场所。

2.疫情处置“早、快、严、实”:落实“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出手快、管控严、措施实。

3.流调溯源“三公”机制:公安、公卫、工信。

4.现场流调处置“2+4+24”:流调队伍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感染者全面信息调查。

5.流调管控“四点一线”:是指感染者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活动轨迹线。

6.流调溯源“三同时机制”:流调溯源工作中,疾控、公安、工信等部门同时赶赴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处置疫情。

7.医学观察人员管理“五个到位”: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

四、社区防控、农村疫情防控

1

疫情社区防控“三级包保”制度:

是指县(区)干部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干部包户。

02

疫情防控三个关键字“封、筛、隔”:

“封”就是要足不出户,管控到位、服务到位、健康监测到位、宣教到位、关爱到位;“筛”就是核酸筛查,全员筛查,做到一个不漏,同时有序组织;“隔”就是集中隔离,坚决迅速隔离密接、次密接人员。

03

社区防控“五包一”:

1名街道或乡镇干部、1名社区网格员、1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员、1名社区民警、1名及以上志愿服务者,开展社区防控工作。

04

应急处置“五最”:

在最早时间、从最低层级,用最小成本,解决最大关键问题,争取综合效益最佳。

05

督查检查“四不两直”: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06

“七小”行业:

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网吧、小歌舞厅、小旅馆。

五、医疗救治、院感防控、核酸检测

1

“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三区两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3

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基本要求“四一律、四必须、七询问”:

(1)一律落实就诊“一米线”:必须引导居民排队就诊,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做到就诊不聚集。

(2)一律落实就诊“四必须”:必须严格督促就诊和陪诊人员做到“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查、行程码必看”。对无法提供健康码人员的信息要进行登记并向其居住地村(社区)报告,有可疑症状的需进一步核实。

(3)一律落实就诊“七询问”:必须详细询问就诊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是否自行服用过退烧药,是否有近期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旅居史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和入境人员接触史,是否有冷链或进口商品物流工作经历或人员接触史,近期有无参加聚集活动,是否接触过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等情况。

(4)一律落实就诊“全登记”:必须落实就诊人员信息登记制度,准确记录就诊人员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症状,做到不漏一人。对可疑患者的陪诊人员信息也应登记。

4

院感防控“三同防”: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

5

院感防控“三防融合”:实施基于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行为管控的“人防”,基于提升感控技能、优化诊疗流程的“技防”,基于科技使用消毒灭菌剂、相关设施设备的“器防”。

六、消毒、防护、疫苗接种

1.消毒“四个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用药。

2.消毒“五要”: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做好个人手卫生。

3.消毒“七不”: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4.公民防疫“八个基本行为准则”:

一是勤洗手;二是科学佩戴口罩;三是少聚集;四是保持厕所卫生;五是分餐制;六是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七是遵守社交礼仪;八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5.社会面防控“三件套”:测温、验码、戴口罩。

6.新冠疫苗接种“三查七对一验证”:

(1)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核查接种禁忌;查对预防接种卡与预防接种证记录;检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

(2)七对:核对受种者的姓名;核对受种者的年龄;核对疫苗的品名;核对疫苗的规格;核对疫苗的剂量;核对接种部位;核对接种途径。

(3)一验证:验证受种者、预防接种证和疫苗信息是否一致。

7.适合新冠病毒生存,疫情传播风险高的“冬春季”:

疫情防控四个是否内容是什么

疫情防控四个不发生的内容是要保持头脑清醒,持续加压落实,抓好管理服务,强化物资保障,决不能犯迷糊、决不能打折扣、决不能一刀切、决不能掉链子,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防控疫情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以最快速度救治患者,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容不得有丝毫犹疑、丝毫侥幸。在这场与疫情的赛跑中,要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争分夺秒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详细解读

从抗击新冠疫情至今,对医用防护用品、抗病毒药品、增强免疫力药品及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的需求量激增,这使得医疗健康相关行业短期内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经历过此次疫情后,民众对卫生、医疗和健康等方面更加重视,这为医疗相关企业营造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医护人员紧缺、感染风险高和体力有限等弊端是暴露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的严峻问题,这促使了5G、机器人、AI及无人机等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

疫情工作四不指什么

当前,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变化,但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社区防控更需慎终如始,必须持续做好“四不”,即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

新冠四不两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督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督促市场、药店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聚集和进口食品销售等防疫规定;指导市场、药店加强对管理人员和经营户的管理,开展中高风险地区来绍返绍情况排查。

介绍

截至2021年11月2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790例(其中重症病例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328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71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280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2997人。

又现高风险地区!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中国疫情风险提升?

我们生活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了,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国家没有放弃,通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很多行业都回归了正轨,经济也开始慢慢的复苏。但是还没等大家高兴,就再次出现了小规模的爆发,在我国首都北京再次发现了病毒患者,由于发现地是在新发地的海鲜市场,这里属于流动量比较大的一个地方,北京相关部门也是相当的迅速,马上封闭了该市场,并且展开了调查。争取最大程度管控疫情的发展。

疫情的发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部分人不把生命安全当回事。我们要坚信,疫情一定会结束的,这段灰暗的时光终将过去,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什么因素可能会导致疫情风险的提升

1、不按要求合理的佩戴口罩。

2、不听劝阻,在人员密集地聚集。

3、往返于边境疫情多发地,可能会将病毒带入国内。

4、没有做好自身卫生安全,没有勤洗手,勤洗澡。

那么疫情当前,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不给国家添麻烦呢?

一、防护三件宝:口罩、消毒剂、护目镜。

二、四不伤害:不感染自己,不感染别人,不被别人感染,不看着别人被感染。

三、三项教育:家庭防疫教育、病区防疫教育、所在单位防疫教育。

四、杜绝三违:违规出入人密场所、违规进出重点疫区违反所在地防疫要求。

五、防疫三要素:通风、洗手、消毒。

六、四不放过:传染源不查清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追究不放过:防疫措施未采取不放过;社会公众不受教育不放过。

七、五查:查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查体温是否超过37.3度、查是否戴口罩、查是否有疫区接触史、查防疫要求是否落实。

八、四不两直:不聚会、不串门、不握手、不扎堆、直接居家隔离、直接个体防护。

发表评论 此处文字主题配置里面自定义

×
app
公众号
投稿 评论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