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企业涉及危险化工(二级危化品)

2023-03-19 14:05:15 作者:im
评论:0

化工企业一类二类三类区别

化工企业一类指涉及危险物品生产销售的企业;二类指涉及易制毒物品销售的企业;三类指涉及其他化工物品销售的企业。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分为三级标准,一级、二级、三级,请问三个等级有什么区别呢?

安全生产标准化中一级、二级、三级的区别如下:

1、按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

一级:大于等于900分。

二级:大于等于750分,小于900分。

三级:大于等于600分,小于750分。

2、评定单位不同:

(1)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告,证书、牌匾由其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发放;

(2)由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

(3)由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

扩展资料:

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立即在事发地点周围设置警告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居民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有异味的土壤时,应立即拨打当地区(县)政府值班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在异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企业是否要通安全标准化二级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下发后,不同地区对危化品企业达标等级也有不同要求,目前知道的是许多地区要求在三级以上,但如果达到二级以上会有更多便利,尚无强制要求。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

法律分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二十、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化工行业 开展安全标准化自评的相关文件资料包括哪些

A1 法律、法规和标准

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

1、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制度;

2、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

3、定期更新记录;

4、文件发放记录;

5、培训记录、告知书、宣传材料。

1.2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评价

1、符合性评价报告、记录;

2、不符合项整改记录。

A2机构和职责

2.1 方针目标

1、安全生产方针,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2、企业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3、各级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4、各级组织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5、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考核与奖惩记录。

2.2负责人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

3、主要负责人组织和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记录;

4、安全文化建设计划或方案;

5、安全文化体系有关文件(二级企业应初步形成安全文化体系,一级企业有效运行安全文化体系);

6、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书;

7、资源配备文件及使用记录;

8、查安委会会议记录或纪要;

9、安全生产工作汇报资料;

10、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11、领导干部带班记录及考核记录。

2.3职责

1、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及内容(包括安委会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2、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3、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

4、考核、奖惩决定文件,及奖惩兑现情况;

5、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文件。

2.4组织机构

1、安委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文件;

2、注册安全工程师配备或委托文件;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学历、工作经历;

4、与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中介机构签订的协议(合同);

5、管理部门设置文件;

6、治安保卫部门设置及专职治安保卫人员配置文件;

7、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管理部门、车间、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文件。

2.5安全生产投入

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2、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4、企业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凭证;

5、风险抵押金或安全责任保险考核记录。

A3风险管理

3.1 范围与评价方法

1、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与任务);

2、风险评价记录;

3、选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4、风险管理制度;

5、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取值标准的内容。

3.2 风险评价

1、作业活动清单;

2、设备、设施清单;

3、风险评价报告;

4、各级机构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有关文件;

5、风险分析记录;

6、风险评价报告;

7、风险评价有关会议记录或纪要;

8、重大风险清单;

9、风险控制措施;

10、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

11、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记录。

3.4 隐患排查与治理

1、隐患治理制度;

2、隐患治理台账;

3、隐患治理记录;

4、重大隐患治理工作“五到位”落实情况;

5、重大隐患项目档案;

6、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

7、书面报告;

8、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

9、隐患整改计划;

10、本要素涉及的文件;

11、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体系有关文件。

3.5 重大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2、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评估报告;

3、重大危险源档案;

4、安全监控报警设施台账;

5、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

6、定期安全评估报告;

7、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记录;

8、设备、设施的检验报告或检验合格证;

9、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10、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11、应急救援器材台账;

12、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形成报告备案资料;

13、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14、重大危险源防护距离存在问题的整改计划、措施,包括防范措施。

3.6 变更

1、变更管理制度;

2、变更管理记录;

3、变更的风险分析记录;

4、变更风险的控制措施;

5、变更实施验收报告。

3.7 风险信息更新

1、风险评价记录或报告;

2、作业许可证;

3、风险评价报告、记录;

4、年度评审或检查报告,或者评审记录;

5、风险评价报告、记录。

3.8 供应商

1、供应商管理制度;

2、合格供应商名录、档案;

3、供应商选用、续用、评价记录;

4、与采购有关的风险信息。

A4 管理制度

4.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清单;

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签发文件;

3、文件发放记录。

4.2 操作规程

1、岗位操作规程;

2、文件发放记录;

3、操作规程签发文件;

4、新项目的操作规程。

4.3 修订

1、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制度;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3、评审和修订记录;

4、评审、修订记录;

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发布修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文件;

7、发布最新版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文件发放记录。

A5 培训教育

5.1 培训教育管理

1、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2、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记录;

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4、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5、安全生产费用台账或资金计划;

6、培训教育计划和记录;

7、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8、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9、变更记录;

10、培训教育效果评价记录;

11、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2、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13、安全培训教育记录、档案。

5.2 从业人员岗位标准

1、载明企业从业人员岗位标准的文件;

2、从业人员招聘资料、员工台账、档案;

5.3 管理人员培训

1、安全资格证书及培训档案;

2、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5.4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培训教育记录、档案;

2、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考核合格证明;

3、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

4、特种作业操作证;

5、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计划;

6、从业资格证;

7、管理台账;

8、培训记录、培训内容、考核内容。

5.5 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1、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2、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培训记录;

3、厂级承包商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4、基层单位承包商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5.6日常安全教育

1、安全活动计划;

2、管理部门和班组安全活动、基本功训练记录;

3、查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4、部门安全活动记录;

5、安全活动记录;

6、月度安全活动计划。

A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6.1生产设施建设

1、生产设施建设项目设计资料、施工记录、试生产方案、竣工验收文件等;

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消防专篇”、“职业卫生专篇”)及批复等资料;

3、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资料;

4、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5、建设项目试生产方案及备案资料(施工完成情况、试生产前安全检查报告、试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对策、采取的安全措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资料(安全设施检验检测报告、安全监管部门出具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意见书”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安全评价报告”等);

7、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相关资质;

8、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

9、变更资料,包括变更后向负责安全审查的安全监管部门报告的文件;

10、变更风险分析记录;

11、安全评价报告和审查报告等;

12、工艺设计文件;

13、新工艺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报告。

6.2 安全设施

1、安全设施管理台账;

2、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3、安全设施维护保养检查记录;

4、设备检维修计划;

5、安全设施检维修记录;

6、安全设施拆除、停用资料;

7、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8、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

9、监视和测量设备检验报告;

10、校验和维护记录。

6.3 特种设备

1、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2、特种设备台账和定期检验报告;

3、特种设备台账和档案;

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5、校验报告、检修记录;

6、特种设备档案;

7、定期检验申请资料;

8、特种设备档案和事故隐患台账;

9、报废的特种设备注销手续。

6.4 工艺安全

1、员工培训记录;

2、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及安全附件检验报告;

3、安全阀检验报告;爆破片、防爆膜合格证及更换记录;

4、紧急停车系统分布图及维护记录;

5、监控、报警系统、联锁系统维护、调试记录;

6、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等;

7、工艺控制流程图及自动化控制资料;

8、风险评价记录;

9、岗位操作规程;

10、涉及危险化工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化工生产装置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记录、报告;

11、定期应用先进的工艺(过程)安全分析技术开展工艺(过程)安全分析的记录、报告;

12、生产装置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

13、系统气密、置换及动设备空试记录;

14、装置开车方案;

15、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16、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17、开车前隐患排查与整改记录;

18、停车方案;

19、停车操作记录;

20、操作记录;

21、生产装置泄压排放系统排放的危险物质处理;

22、排空系统及火炬管理情况;

23、工艺操作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6.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1、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2、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台账;

3、监督指导有关记录;

4、联系点活动记录;

5、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6、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

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记录;

8、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

9、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6.6检维修

1、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

2、检维修记录;

3、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

4、检维修风险分析记录;

5、检维修方案;

6、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

7、检维修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8、相应作业许可证及安全控制措施;

9、对检维修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的记录;

10、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等。

6.7 拆除和报废

1、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2、设施拆除和报废审批手续;

3、拆除作业风险分析记录;

4、拆除计划或拆除方案;

5、设施拆除交接手续;

6、分析、验收合格证明。

A7作业安全

7.1 作业许可

1、危险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

2、作业许可证。

7.2 警示标志

1、安全标志一览表,载明每个安全标志使用的场所;

2、警示标志和告知牌管理台账;

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记录。

7.3 作业环节

1、承包商之间的安全生产协议;

2、检查记录;

3、有关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现场的管理规定;

4、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手续;

5、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及吊装作业管理制度、作业许可证。

7.4 承包商

1、承包商管理制度;

2、承包商管理档案、监督检查记录;

3、安全协议书;

4、现场安全交底、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等资料。

A8职业健康

8.1 职业危害项目申报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

2、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表及批复资料。

8.2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

1、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2、职业卫生档案;

3、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4、职业卫生档案;

5、检查记录;

6、职业危害监测制度;

7、职业危害监测报告及职业卫生档案、整改计划;

8、健康查体报告;

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与检测制度、台账。

8.3 劳动防护用品

1、个体防护用品台账;

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账;

3、个体防护用品台账。

A9 危险化学品管理

9.1 危险化学品档案

1、化学品普查表;

2、危险化学品档案。

9.2 化学品分类

1、化学品鉴别分类报告;

2、化验室化学试剂分类清单。

9.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1、“一书一签”;

2、采购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3、采购的危险化学品中文“一书一签”。

9.4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1、“一书一签”上是否有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9.5 危险化学品登记

1、危险化学品登记证及资料。

9.6 危害告知

1、劳动合同及宣传、培训教育记录。

9.7 储存和运输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2、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3、检查记录;

4、巡线记录;

5、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6、剧毒化学品收发台账;

7、剧毒化学品备案资料;

8、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9、装车前后安全检查记录;

10、危险化学品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的危险化学品处置文件;

11、备案文件。

A10事故与应急

10.1 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

1、应急救援预案。

10.2 应急救援设施

1、应急救援器材台账;

2、消防设施、器材台账;

3、应急救援器材、消防设施及器材检查维护记录;

4、防护救护器材管理台账;

5、防护救护器材检查维护记录。

10.3 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1、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2、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评价报告;

3、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修订规定;

4、应急救援预案评审记录;

5、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回执;

6、应急协作单位收到预案的回执。

10.4 抢险与救护

1、应急预案;

2、事故台账和调查报告;

3、事故或事件后,对预案评审的报告;

4、事故调查报告。

10.5 事故报告

1、事故管理制度。

10.6 事故调查

1、事故管理规定;

2、事故管理台账;

3、事故档案;

4、已发生事件的调查处理报告。

A11检查与自评

11.1 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2、安全检查计划;

3、各种安全检查表;

4、安全检查表应用培训记录;

5、检查表评审修订记录。

11.2 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1、安全检查台账;

2、检查考核记录;

3、各种安全检查记录。

11.3 整改

1、检查问题整改记录;

2、检查记录。

11.4 自评

1、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

2、开展自评的相关文件资料;

3、进一步完善的安全标准化工作的

发表评论 此处文字主题配置里面自定义

×
app
公众号
投稿 评论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