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政府应该限制公共资源的使用吗(为什么政府努力限制公共资源的使用)

2023-03-16 20:35:12 作者:im
评论:0

西方经济学如何保护公共资源?

1000字太长了,不过你可以根据这个方向来论述。首先,这肯定是合理的,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就是涉及如何配置资源,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资源生产是有局限的,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图上可以看出,一种物品占有的资源多的话,另一种物品占有的资源肯定就少。如果资源分配不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那就会导致失业等经济问题,只有让物品生产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生产才是有效率的,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发展。西方经济学一直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角,政府起辅助作用,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分配资源,国家关于经济生活的公共政策都是围绕资源配置问题来展开的,经济学也是如此。

理解为什么公共资源会被过度使用

第一

,

国家需要制定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法律法规

,

以避免政府管理中资源产权法律界定

不清晰的问题并提供资源产业发展的法律保证。首先

,

明确规定资源的产权所属

,

有助于明确

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

,

要防止公地悲剧的发生

,

制人们的便车行为

,

还必须要完善政府的制度

,

规范经济秩序

,

形成良好的经济行为

,

公共资源

的治理并不一定非要政府的直接干预

,

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要规范经济制度。其次

,

确定政府

管理公共资源的法律框架

,

用法律的手段来限制政府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

保护公众对公共资

源的合法权益。再次

,

制定保护资源产业的法律。由于资源的发现、开采和保护

,

直接与国有

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转让权等产权直接相关但又难以界定

,

这就迫切需要制定有关资源

勘探、开采、转让等方面的法规

,

以保护资源产业的正常生产与再生产。

第二

,

逐步实现政府公共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

,

国家应该针对资源的特性设置相应

的管理机构。对于某些资源

,

如大江大河

,

应该建立一个对它们实行严格有效的统一管理的权

威机构

,

由它来制定相关的资源管理的制度

,

然后再按部门分头实施

,

以减少政出多头

,

政府决

策相悖的现象

,

便于公众与代议机构的监督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其次

,

必须强调不同

地方政府之间相互协调以及各基层管辖机构的主动权。因此

,

首先应该用足地方的潜力

,

而不

是事事都要依靠中央

,

否则

,

中央必然会因为超过其能力的范围不胜重负。

此外

,

由地方来承担

对公共资源管理的责任和风险

,

而不是再经过中央政府层层委托下来

,

还有助于提高公众监督

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系统之危与机:如何避免公地悲剧,合理使用公共资源

如果一个家庭、公司或国家可以让整个社区来消化或处理其废物,例如 将污染物未加处理就排放到河流的下游或下风向 ,那它们的 成本就可以降低,利润得以增加 ,或增长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充分的理由让污染者停止排放污染。在这些案例中, 限制公共资源使用速度的反馈回路力量 都很弱。

“公地悲剧”之所以产生,一个重要原因 是资源的消耗与资源的使用者数量增长之间的反馈缺失了,或者时间延迟太长。

如果上述解释很难理解,那么就问一问自己: 你是否愿意为了减少空气污染而少开一天车?

防止“公地悲剧”有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 教育、劝诫 。帮助人们看到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的后果,号召并激发人们的美德品行。劝说人们有所节制,以社会舆论谴责或严厉惩罚来威慑违规者。

方式二: 将公共资源私有化 。将公共资源分割给个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如果某些人缺乏自控力,对资源的使用超出了其所拥有的资源的承载能力,他们也只能自食其果,伤害不到其他人。

方式三: 对公共资源进行管制 。哈丁将这种选择称为 “达成共识,强制执行” 。管制可以采取很多种形式,从对某些行为的严格禁止,到配额制、许可制、税收调控以及鼓励措施等。要想奏效,管制必须有强制性的监管和惩罚措施。

第一种解决方式试图通过 道德压力 ,使参与者对共同资源的使用低于承载限度,从而保护资源免遭耗竭之虞;第二种方式(私有化)则旨 在资源的状况及其使用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反馈联系 ,让同一个行动者对其行动的后果承担责任,不管是赢利,还是亏损,资源的占有者仍然可以过度使用资源,但他将为自己的无知或非理性而埋单;第三种方式(管制) 通过监管者及使用者的互动 ,在 行动和资源的状况之间建立了间接的联系 ,为了使这个反馈起作用,监管者必须有能力实施监管,并可以准确地把握公共资源的状况,同时也要有有效的威慑措施,并真心愿意维护整个社区的福利。

在一些“原始”文化中,人们通过教育和劝诫,世世代代有效地管理着公共资源。然而,哈丁并不相信这种方法总是有效。如果公共资源只靠传统或“信用”系统来保护,反而有可能让那些不尊重传统、不按常理出牌或不讲信用的人钻了空子,占了便宜,从而遭到破坏。

相对于教育与劝诫,私有化的方案更为有效。但是,很多资源不能简单地被分割、私有,例如大气和海洋,这只剩下一种选择—— “达成共识,强制执行” 。

其实, 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达成共识,强制执行”的安排,大多数规则是如此常见,以至于人们往往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每一种这样的安排既保护人们使用资源的自由,又同时限制人们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通过交通信号灯对公共道路空间的使用进行管制。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随心所欲地想什么时候通过就什么时候过。然而,当绿灯亮起,轮到你通过时,你可以更安全、更顺畅地通行。如果没有信号灯,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反而会乱成一锅粥。

“达成共识,强制执行”的机制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交通信号灯按照轮流放行的规则,让大家依次使用公共资源;车位计时收费设备采取的是按使用时间收费的规则;银行使用的则是物理的屏障加上严厉的惩罚;无线电广播频率的使用则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得到审批;而垃圾处理收费的方法则修复了单个家庭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及其影响后果之间的联系,让每个家庭直接从经济利益上得到收获。

摘取自 邱昭良博士翻译的德内拉·梅多斯的《系统之美》,也是第二遍读这本书

解决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微观政策包括什么

政府反对垄断的政策、消除外部性的政策、管理公共物品供给政策和规范市场信息的政策。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后果,就是公共资源的枯竭,最后谁也不能再使用,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布了微观政策,包括政府反对垄断的政策、消除外部性的政策、管理公共物品供给政策和规范市场信息的政策。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等发挥作用来实现的。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应充分发挥价格、竞争、供求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价格是市场的“指挥棒”。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这一“指挥棒”实现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遵循经济规律必须建立合理的价格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有赖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制机制。30多年前,改革开放就是从物价改革开始的。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仍需牢牢牵住价格这个“牛鼻子”。

扩展资料:

特点:

(一)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项因素,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周期,资产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风险偏好等因素。

(二)影响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相关关系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动向、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监管等。

(三)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与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四)投资期限。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如债券等)之间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

(五)税收考虑。税收结果对投资决策意义重大,因为任何一个投资策略的业绩都是由其税后收益的多少来进行评价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源配置

发表评论 此处文字主题配置里面自定义

×
app
公众号
投稿 评论 关灯 顶部